牛牛老师的TECP美国研学笔记(二)
芝加哥儿童博物馆(上)
第一天,在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院学习之后,我们到了芝加哥儿童博物馆(Chicago Children’s Museum)。美国各个州,都会有自己的儿童博物馆。
在我的印象中,博物馆是那种将一件一件的物品陈列出来,
我们只能隔着玻璃参观。
例如
只能看不能摸
我做芝加哥儿童博物馆攻略的时候,才发现,我之前对儿童博物馆的思维定势需要做一做更改了。
美国的儿童博物馆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古董”博物馆,其扩充了“博物馆”概念与内涵的认识。
美国的儿童博物馆
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在美国,儿童博物馆(children’s museum)是指为丰富儿童知识而设立的机构。儿童博物馆根据儿童热爱游戏、社会建构性发展、操作体验、需要与家长紧密互动等特点,收集和布置科学、历史等各种有趣的展品与游戏活动,力求寓教育和学习于玩具展品与游戏之中。因此,美国的儿童博物馆,其关键点在于支持儿童在互动式游戏中“博物”,即开拓自己的视野,获得科学、数学、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等广泛的发展机会。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
美国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
走进芝加哥儿童博物馆
美国芝加哥儿童博物馆成立于1982年,博物馆共三层,其广阔空间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游戏、学习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芝加哥博物馆是全美儿童博物馆每年访客量第二位!
在芝加哥博物馆的参观、体验中,我感悟到了几个印象深刻的特点。
首先,关注家长在儿童“博物”中的作用。来博物馆的儿童必须是与家长一起,成人如果没有带孩子,不允许进入儿童博物馆。很显然,儿童博物馆是真的“为儿童设立的博物馆”。
大家可以思索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更加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生院的带领下,我们有机会进来参观、游玩。)
参观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共同搭建作品的实况
其次,注重儿童与物的互动性。在儿童博物馆,所有展馆的设计都以“儿童参与”为基础。儿童博物馆的任何展馆,都需要儿童来参观,去摆弄,注重儿童在操作过程中的感知、体验以及发展。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认为,博物馆的任何展馆都是“非固定、生成性”。
如何理解呢?
“因为儿童的参与,展馆布局、材料的方式等状态不断在变化,但这就是一种基于儿童生成性的美”。儿童甚至可以参与博物馆的展品的设计。
“敲敲打打”木工坊内,孩子在操作材料
▼
儿童作品的陈列,也成为博物馆环境的一部分
第三,注重儿童与人的互动性。除了家长参与儿童的活动,儿童博物馆有专业支持儿童游戏活动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儿童可以与馆内工作人员对话或寻求帮助(芝加哥博物馆有专业的员工,专门在各个展馆为儿童与家长提供专业支持)。例如,在恐龙区域,除了孩子们可以模拟考古现场挖恐龙,还有工作人员陪伴儿童阅读恐龙的故事。其他的展馆也是一样哦,有专业的工作人员。
家长、工作人员一起陪伴孩子在探索恐龙
第四,儿童博物馆的展览活动设计独特,不循规蹈矩,不断更换。我们可以感受一下,纵横交错于博物馆内部的攀爬设施,又或者是“天际线”。需要强调的是,随着“steam”课程在国内的流行,类似材料近两年在国内逐渐增多。但天际线以及配套的游戏材料,在2012年之前已经投放在芝加哥儿童博物馆了。
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我们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到底存在怎样差距,以及原因在哪?
攀爬设施
天际线
当然,博物馆的很多展馆都很有意思,博物馆的材料投放也很有特色,但一下子也说不完。芝加哥博物馆是全美儿童博物馆每年访客量第二位,其实真的很建议来参观一次,不论对于你的课程观、教育观,都是一次很好的洗礼。
小总结~~~
今天这篇文章,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了美国儿童博物馆的概念及其特点。
关键词:儿童、家庭、互动性、游戏性、生成性、操作性。不知道大家是否可以把儿童博物馆的特点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去呢?
下一期,我将以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展馆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我将持续更新,欢迎你的持续关注。
我很喜欢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
What I hear I forget, what I see I remember, what I do I understand.
芝加哥儿童博物馆正面,亮点自寻
【幼教女博士带你看美国系列文章】我终于去了幼教界的小哈佛...
带你走入真实的美国高质量学前教育,牛牛老师的TECP美国研学笔记(一)
学前教育热点痛点研究
高质量学前教育猎聘专栏
儿童测评以及家庭教育服务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学前教育专业咨询,
扫二维码!